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结果

专家点评

  公布北京机器人码垛搬运 2020年10月29日,第四届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共有5117家会展企业,其中1718家为参展企业,982家为专注带设备企业,768家为协办企业,共计来自世界各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余名嘉宾参与本次盛会,现场嘉宾共同体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最新成果,并观看机器人的国际级制作过程。
大会期间成功举办了包括大规模展览、展示、展销、对接洽谈、系列赛事、国际论坛等各类会议、活动866场。
参会代表总规模达4.5万余人次,展览面积16.5万平方米,参加工业机器人规模3.2万台,其中五轴联动910台,占比75%,四轴和六轴机器人4061台。
AI Maker 机器人评选在众多参展厂商中脱颖而出 2020年3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了《关于开展2020年“北京市大规模开展机器人需求征集和应用推广专项行动”的通知》,首次以联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资委、市场监管局、安全监管局、网信办等单位共同谋划实施“北京市大规模开展机器人需求征集和应用推广专项行动”。
回想起《通知》的内容,现场的采访嘉宾们都感触颇深: “按照机器人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形式划分,参会会展企业和设备企业两大类单位,其中设备是根本,参展会展的重中之重就是机器人本身的智能技术。
但是目前中国国内的很多机器人参观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机器人成熟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构造较为低端,两大类单位都有采用,工业机器人中进行代步或者低端行走型的机器人采用的优势是配套水平相对较低,成本较低。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机器人大会的成效没有想象中的红火。
”但设备厂商永远都会在不断地进步,相比而言,参展的设备类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加多一些。
现场智伯霖还对 AI Maker 的参赛作品《智伯霖“行走的知识库”》进行了展示,这款深度学习框架主要依靠“教教练”机器人完成工作,通过对人类、机器人、产品的分段训练,实现行业领域知识自动获取,并建立相关的知识库。

标签: 专家点评